中新经纬5月12日电 题:4月信贷环比回落不代表宽信用逆转
作者 王青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资料图】
李晓峰 东方金诚分析师
冯琳 东方金诚分析师
央行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22万亿元。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2.4%;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5.3%。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元,环比出现显著的季节性回落,同比则延续多增,但在2022年同期疫情冲击造成基数明显偏低的情况下,仅同比多增649亿元。核心原因在于,2023年初在经济回升带动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增加,以及政策面鼓励银行适度提前发力等因素的带动下,一季度信贷投放前置明显,会对信贷项目储备形成一定透支效应。而在信贷额度约束下,银行会在二季度适当放缓信贷投放节奏。4月7日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要求,“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4月MLF(中期借贷便利)加量续作幅度仅为200亿元,明显低于此前两个月水平,以及4月以来票据利率大幅下行,都在指向当月信贷投放力度会有所减弱。
从结构上来看,4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和企业短期贷款同比维持多增。在2022年同期基数偏低的情况下,多增规模仍较1-3月大幅收缩,表明信贷投放节奏调整和项目储备透支对4月企业贷款投放有所抑制。另外,票据融资在连续三个月为负后实现回正,背后是近期票据利率下行带动票据贴现需求升温。
值得注意的是,4月居民贷款再度转为负增。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除受季节性因素和信贷节奏调整影响外,也反映出当前消费修复力度依然偏缓,居民消费心理仍较谨慎。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直接体现了当月楼市的再度转冷,同时也可能受居民提前偿还房贷增多,以及3月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较大造成的透支效应影响。
整体上看,我们认为4月新增信贷规模环比较大幅度回落,属于经济回升阶段信贷投放节奏的正常调整,不代表宽信用进程逆转。这也体现于4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仍为11.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不过,从信贷结构上看,当前经济向上修复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仍值得关注,主要是楼市再度走弱,以及消费修复偏缓。这意味着后续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和优化消费信贷供给仍有其必要性。
4月新增社融1.22万亿元,环比大幅少增4.16万亿元,主要是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少增3.51万亿元。
同比来看,4月新增社融多增2729亿元,支撑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持平上月末于10.0%。由于2022年同期基数明显偏低,4月社融各分项普遍实现同比多增,仅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同比有所少增。
4月末,M2余额同比增速为12.4%,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一方面,2022年同期大规模退税启动,退税资金直达企业存款账户,大幅推高M2增速;高基数效应下,2023年4月M2增速下行属于正常波动。另一方面,4月新增信贷投放量下降较大,存款派生相应减少,也会带动M2增速下行。另外,4月财政存款同比大幅多增,也会对M2增速带来一定影响。不过,当前M2增速仍位于近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附近,这意味着从货币供应量角度看,金融推动经济回升力度较高;同时该指标也预示,当前中国物价水平偏低属于短期现象,后期陷入持续通缩的风险不大。
4月M1余额同比增速为5.3%,较前值小幅加快0.2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偏低水平。在企业经营活跃度明显改善背景下,4月M1增速继续低位徘徊,主要源于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上仍处于调整阶段,居民购房款转化为房企的活期存款规模仍然偏低。
整体上看,在一季度信贷集中靠前发力,其中3月更是存在一定透支效应后,4月信贷数据回落符合预期,属于信贷节奏正常调整的一部分。背后是经济转入回升过程一段时间后,持续加码宽信用的必要性下降。2022年5月和6月是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发力期,信贷投放基数明显偏高,2023年二季度信贷投放节奏或持续回调,因此2023年5月和6月新增贷款有可能出现同比少增。但考虑到前期信贷高增影响,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还会保持较快水平,对市场宽信用预期的影响将较为有限。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经济能否持续较快回升,关键是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信心能否较快修复。这取决于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开放,以及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等各类因素,金融方面的宽信用只是其中之一;伴随后期经济向上势头进一步巩固,从把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平衡的角度,信贷投放还会向进一步合理适度水平回归。(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编辑:杨京川】
关键词: